这两年货车运输行业不景气,货车的销量也受到影响,不少已经买过车的卡友表示:现在谁还敢买车,我都准备转行了!
为什么如今的货车卖不出去了?
受各种因素叠加,今年下半年重卡市场可谓雪上加霜。国六实施本就导致市场严重透支,接下来又出现大规模限电停产,其对公路运输市场造成的冲击显而易见。随后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柴油价格迅速攀升,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柴油荒。
重卡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与各种经济因素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条件下,恐怕短期内很难消化如此多的利空。至于什么时间可以走出下行通道,我们不是市场专家,很难给出负责任的判断,但大致判断至少要消化掉近3年市场暴涨带来的过剩运力。
货车销量大幅下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10月货车销量28.7万,与去年10月相比下降了31.8%,其中重型货车的降幅最大,下降了61.1%。
(图片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尽管货车销量一直在下降,但是却似乎丝毫没有撼动过运费。
“僧多粥少”的局面并没有被打破,货车人依然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在运费上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入行门槛低,但限制多
虽然货车司机这个行业,门槛并不高,只要通过驾考,并取得相应资格,就可以入行。但是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也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的货车司机加入,以及车辆的购入。
相对于其它车辆,货车更新换代算比较快的。目前,国三已几乎全面淘汰,国四、国五被各种限行禁行,限制最少的估计只有国六。特别是一些新手,不敢轻易购入货车,而是选择替公司开货车。
很多城市对于货车都有限行或禁行措施,将货车能够运输的时间和地区限制的死死的,稍有不慎,货车司机可能就面临着扣分罚款。
另外,当遭遇重污染天气时,还会发布更严苛的货车限行措施,有的区域甚至全天禁止货车运输。车既供养了货车人,也禁锢了货车人。
想赚钱不容易
做货车司机干什么?当然是为了挣钱,抛弃那些外部因素,能让卡友们坚持下去的最关键因素还是收入。
一旦收入不稳定或者达不到理想预期,就会动摇货车司机决心,不少人都考虑过转行的问题,甚至一些卡友已经付诸行动。
为了省点油钱,大冷天很多卡友们甚至舍不得开空调,当终于能下车去路边吃个热乎饭,谁知回来油就被偷了,不可谓不糟心。
现如今,油价飙升,运费却并没有随之增长,卡友们对此无能为力。想要找到一个价格公道的单子,着实不易。
一些运输单将运费压得特别低,依然有人愿意接单,这种局面导致恶性循环,货主不再愿意提高运费来吸引货车司机,运费长期得不到改善。
(卡友的留言)
而想入行的只要一打听,就能了解到如今的行情,可能就会因此产生犹豫。毕竟一下子花费几十万去买车,如果长时间收不回本,实在不划算。
在最近央视财经的一则报道中,用了这样一条长长的标题:《降价近10万元!仅半年间,这种车从“卖断货”到“卖不出”,车放到“长草”!怎么回事?》,以此来凸显当前重卡市场的困境。标题有些夸张成分,但也确实反映了个别地区的现状。
在本轮市场下滑中,降价的作用已十分有限。在应对市场需求不足时,降价通常是最有效和直接的武器,但在油价、气价、运价面前,车价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就像很多卡友经常开玩笑说的那句话:“不挣钱,你白给我一台再好的车也没用。”
忙时打仗、闲时练兵,在这段时间内,建议重卡企业能够把前期高速增长过程中拉下的课补一补,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准备,同时也需要重新思考一下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安全过冬。
关键还是要解决“货”的问题,只要有了持续的优质货源,车的价格高点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最近几年各运力平台以及物流巨头依靠价格战杀来杀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掌控“货”。货的本质就是需求,在供大于求的市场,谁掌握了需求谁就拥有话语权。对于车企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谁买我的车,我给谁提供货源”。之前一些大的车企已经在利用自身工厂的运输需求来为用户提供货源服务,但一家车企的需求和能力毕竟有限,抱团取暖应该是大势所趋。
公路货运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服务业,请珍惜那些还在依然坚守在货车司机岗位上的人们,他们承担着中国公路运输的重要工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货车销量下降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样看法?未来你还会考虑买车吗?